发布时间:2025-03-03发布人:散货船海运
中新网广州 3 月 3 日电 (郭军 陈秀慧 黎舒婷)
3 月 1 日,在广州海事部门的保障下,广州港南沙港区外贸班轮 “GREEN QINGDAO” 轮装载着 68 辆国产新能源汽车,缓缓驶离港口,开启了前往巴西的航程。此次运输采用了中远海运特运 48 英尺 “可折叠框架集装箱” 的创新模式,标志着南沙港区在新能源汽车海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过去,汽车的海上运输主要依赖汽车滚装船或集装箱货船,这两种传统方式在船舱积载空间的利用上存在明显不足,难以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汽车运输需求。而此次 “GREEN QINGDAO” 轮采用的全球领先的可折叠框架发运乘用车方案,宛如为新能源汽车海运领域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相较于传统滚装船运输,这种发运方式展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它能够精准满足小批量个性化需求,对于一些新兴市场或特殊订单,企业无需再为凑齐整船货物而烦恼。同时,该方案支持多港口拼箱、多航线接驳,这意味着不同来源地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在多个港口进行整合拼箱,再通过不同航线进行高效运输,大大提高了运输资源的配置效率。在降低水运物流成本方面,这种创新模式更是效果显著,为汽车出口企业提供了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新选择,有力地推动了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拓展步伐。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装箱及框架柜装船的特殊需求,广州南沙海事处主动对接企业、靠前服务,深入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并提供海事专业指导。他们深知此次运输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其中可能面临的诸多挑战,因此创新建立了 “一船一策” 服务档案。从船舶的适航状况,到货物的适装条件,再到相关人员的适任能力,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严格的把控,从而促进航运公司形成了船舶适航、货物适装、人员适任的全链条安全管理闭环。这一闭环管理模式,就像为整个运输过程系上了一条坚固的 “安全带”,确保了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为新能源汽车的海上运输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础。
同时,海事部门设立了优先办理船舶进出港手续的通道,让参与新能源汽车运输的船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进出港的相关手续,减少在港停留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在船载危险品审批流程方面,海事部门也进行了优化。新能源汽车因其动力系统等特殊性,在运输中涉及到一些危险品管理的问题。海事部门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既确保了安全监管的严格性,又提高了审批速度,使得企业能够更快速地安排运输计划。此外,海事部门还优选危防专家团队护航,这些专家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为运输过程中的危险防范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不仅如此,海事部门还建立了快速响应企业诉求、协调口岸单位联动、快速处置突发情况的 “三优三快” 保障机制。一旦企业在运输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突发状况,海事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协调各个口岸单位,如海关、边检等,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情况,为这一新型运输模式保驾护航。
在折叠箱拆解、车辆装箱到集装箱吊装等关键环节,南沙海事处联动多方构建协同机制。他们与港口作业部门、物流企业、船舶公司等紧密合作,通过实施可折叠集装箱 “装配 - 加固 - 吊装” 全流程动态监测,运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每一个操作步骤进行实时监控。在严格把控新能源汽车绑扎系固质量方面,海事部门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和规范,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晃动、碰撞等原因受到损坏。通过这些措施,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原本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装箱、吊装等作业,现在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高效完成,同时也确保了跨境运输安全。此次运输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全球汽车产业链优化物流成本结构提供了示范样本,让更多的企业看到了创新运输模式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此次新能源汽车专线首航,不仅彰显了南沙港区汽车物流体系的成熟度,更强化了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外贸新增长极的重要地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广州海事部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海运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外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广州南沙海事处副处长罗超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口岸部门协作,重点攻关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特种货物智慧物流方案,为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多海事力量。” 在全球贸易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广州海事部门将持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完善新能源汽车等特种货物的运输保障机制,为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畅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6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
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