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货船市场迎来 “新旧对决”,老旧船只能跑 “冷门” 航线了?
在全球航运市场的复杂格局中,散货船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 ——“新旧对决” 的局面逐渐凸显。近年来,船舶老化、排放法规收紧以及市场动态的持续变化,正深刻地影响着散货船市场的发展走向,老旧船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Veson Nautical 发布的报告《为何散货船队航速放缓?效率时代下的船队老化影响》指出,船舶老化是导致全球散货船队航速下降的关键因素。报告数据显示,尤其是 2013 年 EEDI(能源效率设计指数)标准实施前建造的老旧船舶,与新船相比,航速出现了显著下滑。这一现象背后有着诸多原因。一方面,老旧船舶的发动机等关键设备历经多年高强度使用,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导致动力输出不足,难以维持较高航速。另一方面,船体长期受海水侵蚀、磨损,船身粗糙度增加,航行阻力变大,进一步降低了航速。
例如,一艘服役超过 20 年的巴拿马型散货船,其原本设计航速为 15 节,但在实际运营中,由于设备老化和船体状况不佳,航速可能只能达到 12 节甚至更低。而新建造的同类型船舶,凭借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优化的船体设计,在相同条件下能够轻松保持 15 节以上的航速。航速的降低,使得老旧船舶在运输时效性要求较高的货物时,竞争力大打折扣。在如今快节奏的全球贸易环境下,许多货主更倾向于选择运输时间短、效率高的新船,以确保货物能够及时投放市场,减少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
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也给老旧船舶带来了沉重压力。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航运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法规约束。国际海事组织(IMO)等机构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排放标准,如限制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新船在设计和建造时,充分考虑了这些法规要求,配备了先进的废气处理系统、高效的燃油喷射装置等,能够轻松满足排放标准。而老旧船舶要达到同样的标准,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改造,这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技术难度较大。
以安装脱硫塔为例,一艘老旧好望角型散货船若要安装脱硫塔,改造费用可能高达数百万美元。而且改造过程中,船舶需要长时间停航,这期间的运营损失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于许多船东来说,如此巨大的投入难以承受。因此,在一些对排放要求严格的市场,如美国和欧洲地区,老旧船舶由于无法满足当地法规,逐渐被边缘化,只能选择前往排放要求相对宽松的地区运营。
回顾散货船市场的发展历程,2000 年代中期,受经济快速增长的刺激,散货船队规模呈现出迅猛扩张的态势。大量船舶在这一时期投入建造并下水运营,以满足对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的巨大进口需求。然而,这种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当时建造的许多船舶,在设计理念和技术水平上相对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效逐渐降低。如今,面对日益严格的能效标准,这些老旧船舶与新型、高效船舶之间的差距愈发明显。新散货船在设计上充分运用了先进的流体力学原理,优化了船体线型,减少了航行阻力。同时,采用了更高效的动力系统和节能技术,如智能船舶控制系统、节能型螺旋桨等,大大提高了燃油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和排放。
从市场交易数据来看,现代散货船在二手船买卖市场上的交易数量呈下降趋势。这一现象表明,新型散货船凭借其在商业优势和排放合规方面的突出表现,为船东带来了更高的收益,使得船东更愿意持有这类船舶进行租船业务,从而获得溢价。相比之下,老旧船舶的市场价值不断缩水,交易活跃度明显降低。不过,市场的复杂性决定了老旧船舶并非完全没有生存空间。在一些特定领域,老旧船舶仍有其用武之地。尤其是在运输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时,如一些非急需的建筑材料、低值农产品等,老旧船舶较低的运营成本成为了其竞争优势。这些货物对运输时效性的敏感度较低,货主更关注运输成本。老旧船舶虽然航速慢、能耗高,但由于其购置成本低、船员薪酬等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在运输这类货物时,能够以较低的运费价格吸引货主。
在一些新兴市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港口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对船舶的吃水深度、设备要求等限制较少,老旧船舶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些港口条件。在某些内陆河流或小型港口,航道狭窄、水深较浅,大型、新型船舶无法进入,而老旧的小型散货船则可以凭借其灵活的船型和较小的吃水深度,顺利完成货物运输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老旧船舶能够高枕无忧。随着全球排放法规的持续收紧,以及市场对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老旧船舶面临的生存压力将越来越大。它们正逐渐被市场推向一些细分领域和 “冷门” 航线,在这些相对边缘的市场中艰难求生。
从长远来看,整个航运业需要建立一个标准化且透明的系统,用于准确、确凿地提供船舶燃油能效和碳排放数据。这将有助于市场更加公平、有效地评估船舶的运营成本和环境影响,推动行业朝着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对于老旧船舶而言,船东需要审慎考虑船舶的未来发展方向。部分老旧船舶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提升能效、降低排放,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继续在市场中发挥作用。而对于那些改造成本过高、技术难度过大的老旧船舶,适时地进行拆解淘汰,或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通过拆解老旧船舶,不仅可以减少市场上低效运力的供给,优化船队结构,还能为新船的建造腾出空间,促进散货船市场的良性循环发展。
散货船市场的 “新旧对决” 已全面展开,老旧船舶在这场竞争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虽然目前在一些特定场景下仍有一定生存空间,但未来能否突破困境,在市场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值得持续关注。
上一篇:散货船海运专员工作流程解析 下一篇:2025 年干散货运输行业市场规模、数量结构及产业链